2025年厦门市科技活动周启动,将开展丰富多彩科普活动
2025年厦门市科技活动周启动,将开展丰富多彩科普活动
2025年厦门市科技活动周启动,将开展丰富多彩科普活动
让科技贴近生活、走进群众,打造“全民参与的科技盛宴”,让创新种子在每个人心里生根发芽。24日,以“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”为主题(zhǔtí)的2025年(nián)厦门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五一广场举行,近40家参展(cānzhǎn)单位和企业带来前沿科技、生活科普、健康服务等领域(lǐngyù)的创新成果(chéngguǒ)。
尖端科技(jiānduānkējì)与科普项目齐亮相
脑电波“炸”爆米花、控制仿生手,浸液式设备(shèbèi)速冻并“复活”鲜鱼,实操体验“仿生四足机器狗”……启动仪式现场,人工智能、机器人等(děng)尖端科技(jiānduānkējì)与防震减灾、应急救援等科普项目同台亮相,还有健康义诊、疾病早筛等惠民摊位为市民提供服务(fúwù)。
头戴仪器,屏幕上显示的专注力数值达到一定区间,就能用“意念(yìniàn)”控制智能仿生手弹琴、写毛笔字,让爆米花机温度上升,体验脑控赛车……现场(xiànchǎng),脑电波科技让市民过足了瘾(yǐn)。“它的工作(gōngzuò)原理就是通过脑电波信号的采集与分析,实现对外部设备操作和控制。”厦门(xiàmén)芯科博联脑科学中心工程师蓝杭芬介绍说(shuō),通过训练专注力,能有效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效率。
面对流(liú)感、新冠(xīnguān)高峰期,我们呼吸道(hūxīdào)免疫力有多少?如何做好防护?厦门联合(liánhé)呼吸健康研究院带来了甲乙流/新冠感染风险检测试剂、液体口罩、电子防护喷雾等一系列与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联合攻关成果,吸引不少市民(shìmín)前来体验检测。“检测无需采血,仅需鼻腔采样,能实现15分钟出结果。”展位负责人(fùzérén)介绍,他们的检测试剂可以通过对新冠、甲流H1及H3、乙流病毒的抗体监测(jiāncè),预测感染风险,并有鼻喷液体口罩等国家专利产品助力日常防护。
此次活动(huódòng)由市科技局、市委宣传部、市科协、思明区政府(zhèngfǔ)共同主办,现场前沿科技展示与惠民服务交相辉映,奏响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“双引擎(shuāngyǐnqíng)”协奏曲。
现场还集中展示了省市级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、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(chuàngxīn)实践,让观众直观感受科技赋能发展的澎湃动力,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(jīngshén),弘扬和传承科学家(kēxuéjiā)精神。
推动科技成果全民共享四季(sìjì)传递
近年来,我市将科技活动周(zhōu)作为深化科普惠民、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(zhòngyào)平台。
“近40家单位带来的(de)前沿科技(kējì)展示、应急科普体验和惠民服务项目,正是我们(wǒmen)践行‘科普与创新并重’理念(lǐniàn)的生动缩影。”市科技局局长孔曙光表示,从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到防震减灾的知识普及,从企业研发中心的成果转化到科普场馆的全民开放,全市上下正凝聚起“热爱科学、投身(tóushēn)创新”的强大合力。
据统计,过去一年,厦门全社会(shèhuì)研发(yánfā)投入强度突破3.4%,新建企业研发创新中心126家,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省第一,7项科技成果荣膺国家科学技术(kēxuéjìshù)奖,彰显出科技创新的“硬核实力(shílì)”。
未来一周,我市还将举办科普进乡村、进社区等活动,各区(gèqū)各部门也将根据自身(zìshēn)优势特点同步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,把科技活动周打造成“全民参与的科技盛宴”,推动科技成果(kējìchéngguǒ)全民共享、科学精神四季传递,让“尊重知识(zūnzhòngzhīshí)、崇尚创新”成为厦门的城市基因。
“科学之夜”点燃少年创新梦(mèng)
24日晚,作为2025年厦门市科技活动周的(de)重要组成部分,由市科技局、市委宣传部、市科协主办的2025年厦门市“科学之夜”主题(zhǔtí)活动,通过“科技+艺术+互动”的创新形式,在诚毅科技探索中心精彩上演(shàngyǎn)。我市100组亲子(qīnzǐ)家庭齐聚,共赴(gòngfù)这场沉浸式的科普盛宴。
“快看!机器人(jīqìrén)在跳舞!”一楼中庭(zhōngtíng)舞台前,10台人形机器人“悟空”以精准的同步(tóngbù)舞蹈亮相,用充满未来感的表演拉开活动(huódòng)序幕(xùmù)。这些来自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“未来伙伴”,以灵动的舞姿展现人工智能的卓越控制能力,瞬间点燃现场氛围,让观众们感受到了“赛博科学派对”的独特魅力。
在“科学派对”实验秀环节,科学老师们(men)带来了一场震撼眼球的科学盛宴:-196℃的液氮(yèdàn)魔法让(ràng)物质瞬间冻结,搭配干冰烟雾营造出“星际穿越”般的(bānde)科幻场景;希罗喷泉实验利用气压差实现“水逆流而上”,挑战物理直觉;红外热像仪让“不可见的热世界”化作彩色图像,手机也能捕捉热的踪迹;双氧水与碘化钾(diǎnhuàjiǎ)的剧烈反应,喷涌出绚丽(xuànlì)的“泡沫巨浪”,让现场惊呼不断(bùduàn)……这场集科学、视觉与互动于一体的表演,让小朋友们在惊叹(jīngtàn)中不断探索着物质世界的奇妙原理。
现场参与的(de)亲子家庭还跟随科普辅导员开启了“科技夜游团”探索之旅,在三条线路中分别体验“科学工坊互动(hùdòng)”“光影全息漫游”“赛博欢乐之旅”项目。活动搭建起亲子共融(gòngróng)的家庭科普平台,以“边玩边学边集章”的形式,让小朋友们在趣味(qùwèi)互动中学习科学原理(yuánlǐ),家长(jiāzhǎng)们则通过亲子协作深度参与孩子的科普教育,实现“科学知识在家庭传播”。(记者 吴君宁 通讯员 庄如真 吴静萍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(bàoliào)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(yě)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(zhuǎnzǎi)(zhuǎnzǎi)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(wǒmen)将追究责任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